当前位置:首页 > 会展视界 > 详情
近日,东盟秘书处发布了《<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2025>中期评估报告》,对东盟经济共同体(AEC)自2015年正式建成以来深化建设的成效与经验进行了中期总结,并提出到2025年第二阶段的工作建议。
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有效促进了东盟经济融合发展,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出色。
国内生产总值(GDP)。2015-2019年,东盟GDP由2.5万亿美元增长至3.2万亿美元,年均增长5.1%,保持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地位,占全球经济份额由3.3%上升为3.6%;按购买力平价计算,占世界经济比重则达6.2%。人均GDP由3932美元增长至4827美元。
外贸。2015-2019年,东盟外贸总量由2.3万亿美元上升至2.8万亿美元。东盟内部贸易不断增长,由5350亿美元涨至6330亿美元。内部贸易占贸易总量比重略有下降,从23.6%降至22.5%。
吸收外资。2015-2019年,东盟国家每年吸收外资由1187亿美元涨至1589亿美元。
服务。服务业产值已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(54%),对吸引外资贡献率接近50%。
营商环境。在东盟国家设立企业的平均时间由2017年的24.5天缩减至14.5天。
数字化。2019年,东盟互联网普及率已达57%,人均拥有手机1.39部。
金融。积极推动普惠金融,金融排斥水平由2016年的44%降至2020年的30%。
旅游。2015-2019年,国际游客数量由1.1亿上升至1.4亿人次。其中,非东盟国家游客占比不断增加,2019年达64%。
能源。2018年,可再生能源占所有能源比重达14%(目标于2025年达到23%),能源强度水平比2005年基准缩减21%(目标于2025年缩减32%)。
《AEC蓝图2025》提出了到2025年实现的五大愿景,包括:
(一)高度一体化与融合的经济。
(二)充分竞争、创新和充满活力的东盟。
(三)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与部门合作。
(四)韧性强、包容、以人为本的东盟。
(五)全球化的东盟。
五大领域下设29个具体部门、1700余项具体行动,取得诸多成果,主要形式包括协定的签署和生效、东盟一体化系统和机制的建设实施、政策框架或指南的制定、工作网络和平台建立等。
重点成果包括:
实现东盟单一窗口(ASW)实时运行
启动实施东盟企业原产地自我认证声明机制(AWSC)、东盟海关转运系统(ACTS)
签署《东盟服务贸易协定》
签署关于修订《东盟全面投资协定》的四个议定书
提升“清迈倡议多边化”(CMIM)
推广应用《东盟职业资格参考框架》
签署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
升级或更新东盟与自贸伙伴协定,如中国—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全面生效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东盟制定了《东盟全面复苏框架》,并与中日韩等对话伙伴合作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,为应对疫情影响、推动经济复苏提供了系统性指引。
中期评估报告涵盖了对500余家在东盟经营企业的调查,调查结果显示:
非东盟企业中,64%表示未来几年东盟对其商业重要性将增强,52%表示未来5年将增加在东盟投资,仅4%的企业表示会缩减投资。
企业在东盟扩大投资的主要驱动力包括:
中产阶级群体的扩大;
基础设施的提升;
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;
营商环境的优化;
低廉的生产成本。
解决首要和跨领域问题
加强协调、监测和评价机制,促进不同领域间协调和跨领域问题的规划,采取广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数字化转型战略,推动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,推广良好监管实践。
加强东盟的中心地位和韧性
强化东盟体制生态系统和对东盟秘书处的战略运用;提升主要部门协定和文件义务的实施水平,将工作重点转移至制定区域协同战略,建立东盟框架、区域平台和基础设施;推动RCEP早日生效实施;推进新兴议题对话合作,寻求在自贸协定框架下应对这些议题;争取更积极主动、更具战略性的外部伙伴参与,在推进自贸协定的同时,探索部门合作等新的合作形式,在世贸组织等全球合作中更加积极有为。
提升包容性和可持续性
追求更加公平、包容和可持续的发展,缩小发展差距,推广包容性商业模式,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;强化利益攸关方的咨商和参与,包括民众、企业、智库、东盟对话伙伴等。
[新闻来源:中国驻东盟使团]
24小时订展服务热线:182 0771 2641
版权所有:出展海外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和/或子公司-
备案号:桂ICP备2023012466号-1